相互保升级“相互宝” 有野心也有无奈

镇江站长网(http://www.0511zz.com)认为改名之前“相互保”对外宣称为相互保险,强调会员互相扶持、共度风险。为什么在监管部门约谈信美之前大众媒体也普遍认可“相互保”是互联网保险呢?

因为在2015 年 1 月,保监会印发了《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的通知。2016 年 4 月开始同意并批准开展相互保险社试点,同年 6 月,信美人寿、众惠相互和汇友建工相互三家保险公司获得了试点资格,并于 2017 年相继拿到了相互保险牌照。而“相互保”出现之前也有与其模式一致例如“水滴筹”一类的互联网互助项目。

其中信美人寿为蚂蚁金服“相互保”的承保方,而信美人寿的初始运营资金,是由蚂蚁金服牵头,由天弘基金、国金鼎兴投资、成都佳辰投资、北京远望创业投资、汤臣倍健、新国都、腾邦国际、北京创联中人技术服务等八家公司以及1460余名自然人共同发起的。

因此蚂蚁金服发行“相互保”做了充分准备,“互相保”既有互联网基因又有牌照,在政策上应该是具备认可为保险的条件的,互联网保险身份是可以被普遍认可的。

蚂蚁金服副总裁、蚂蚁保险总裁尹铭曾表示对相互保的预期是,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参与人数可以上亿。即便在信美人寿被监管部门约谈后,对升级的“相互宝”依然大力支持,足见蚂蚁金服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野心。

蚂蚁金服是把相互保当做互联网保险经营,但是漏洞也的确存在,上市立刻吸引了大批用户,自然要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上线四十多天后监管部门指出相互保涉嫌存在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费率、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性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质疑“相互保”不符合法律法规对保险的定义。要求其不能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计划”的名义销售《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相互保团体重症疾病保险》。

“相互保”走在去保险化的路上被提出了更多要求,性质变了但是服务要升级以弥补漏洞。实际上我们嗤之以鼻的传统保险要求非常高,从“相互保”的层层漏洞上我们能看出现阶段互联网保险发展仍然脆弱,互联网保险规范化还需时日。现阶段“相互保”去保险化是其继续存活的必然之路。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