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网(http://www.ruian888.com)认为在经历了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普及之后,云计算正悄然融入我们的生活。
相较于个人而言,目前云计算供应商更多的服务于政府、企业。云计算企业构建庞大的计算基础设施集群,为客户提供储存空间、计算能力等服务。
这意味着计算能力、储存空间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和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它可以被运用到国计民生的各个行业。
目前云计算市场已进入全面爆发的阶段,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114亿美元。而工信部在《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中提出,到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要达到4300亿元。
云计算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申元庆讲了一个小故事。
我们都有过申请银行信用卡的经历,通常银行会要求申请人在申请单上填写教育背景、职业、薪资收入等背景资料,用于评估申请人是否具有还款能力以及具有多大限额的还款能力。
如果现在有两个人,申请人A是高中学历蓝领,月薪5000元/月。申请人B是硕士学历,白领,月薪3万元。大家认为银行会把大额度的信用卡发给谁?大家都会选择B。
因为这是银行根据用户静态属性得出来的结论,但是申请人B的消费能力,一定会比申请人A大吗?通过云计算的全面洞察,答案大相径庭。A用户虽然是蓝领,收入也很低,但实际是著名的拆迁户,家里有很好的资产,还款能力很强。B是非常典型的在北京打工的白领,虽然月入3万,但实际上已经有好几套房子和车要还贷,他的还款能力远不如A。
业内人士表示,选择B的是通过传统的静态属性做判断,而作出A选择的全面的动态的动态判断,这其中就是云计算在帮助企业做决策,相应的服务成为营销云。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华为、亚信等公司,主要依托产品能力,提供硬件、软件、平台、集成服务等业务;一类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公司,主要依托网络、数据中心优势,提供IaaS、解决方案等业务。
还有一类就是业务覆盖广泛的互联网企业,如与京东云、阿里云、腾讯云。构建在互联网企业上的云计算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构建云生态,服务覆盖互联网、电商、制造、能源、零售、物流、金融、医疗、教育、传媒、城市建设等领域。
在中国云计算市场上,阿里云和腾讯云都在建立完整的合作伙伴生态体系。“京东云生态,也正是要在覆盖全行业的应用平台为合伙伙伴提供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为全行业提供平台的支撑。”申元庆表示,“京东云生态不是静态的体系,而是未来可期的动态过程。”
申元庆说,要让更多的企业上云,更多的设备能够联网,更多数据汇集,更快地解决行业的痛点,共同布局智能物联网大生态。
与互联网企业一样,构建在互联网企业上的云计算,也在加速跑马圈地,以获取更多的用户——服务更多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