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网(http://www.guangxiwang.cn)了解到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专题研究2018》显示,随行付在线下小微商户数量排名收单机构第一、线下场景综合实力排名收单机构第二。那么,在当下线下场景竞争持续白热化的移动支付市场里,随行付是如何成功突围的?
一来,牌照种类多,业务布局完整。目前,随行付持有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电话移动支付、跨境人民币结算以及互联网小贷这五张牌照。基于这些涉及BC两端、线上线下的牌照,其通过不同的支付方式、设备、技术等介质,将B、C两端进行了一个线上与线下间的连接。随行付这样的业务模式,既大大增强了业务拓展能力,为其在未来消费金融、旅游金融等增值服务上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凸显了随行付业务合规能力,为用户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来,渠道下沉能力强。作为老牌线下收单机构之一,随行付的线下下沉能力在行业内一直是遥遥领先。相关易观数据显示,随行付拥有2000个地级服务商,50万线下从业人员,业务覆盖300多个地级市以上城市,下沉至县级偏远地区。
不难看出,随行付的业务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超市、电商等大型商户,而是已经通过注入大量的人力、时间等成本,将服务范围渗透到三四线城市乃至更偏远地区的小微企业。而正是基于随行付强大的渠道下沉能力,其不仅打通了分散的线下支付场景,也为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相关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随行付已经建设50余个菜场商圈连同便利店商圈等场景,为6000余家商户实现了对银联移动支付的受理支持。
三来,依托于强大的金融科技能力,不断丰富支付金融等相关服务。随着业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内的交互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若无法快速地完成数据的分析和功能的迭代,在影响商户服务体验的同时,也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而随行付自成立之初,其就在科技赋能支付业务的建设上不断加大输出力度。其中表现有,2014年建立私有云平台、2015年打造的“金融科技生态平台”、2016年收单微服务化、AI和区块链的落地等。可见,随行付的另一关注点是通过以科技赋能,不断为客户提供更精细、更优质的服务,企业也因此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总的看来,随行付之所以能成为线下收单的龙头之一,不仅源于其具有准确的市场判断和自我认知,还源于其善于利用手中持有的牌照优势,多元化布局以及对技术及时迭代的重视,其也因此得以在线下场景的争夺中脱颖而出。但市场给随行付带来喜悦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坎坷。
就目前情况来看,随行付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线下场景优势,但仅依靠这些优势,其要想在仍是一片蓝海的线下场景市场里求生存、求发展,还远远不够。所以,随行付还需要提前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早日锋利武器,不断提升战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