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国内目前不适宜实施“流量全国一个价”

  湛江站长网(http://www.0759zz.com)了解到,99元可以全国不限量+3000分钟语音,99元可以北京不限量+3GB全国流量+500分钟语音。在全国跑的用户可以选199元的全国版,主要在北京活动的用户可以选北京版。

  为什么出现两个套餐,两个说法是错误:

  1、因为运营商内部结算。移动语音之前的漫游费,确实是因为结算的原因,因为固话和移动语音最开始的计费就是“本地+长途”的,把每一个区号化成了独立的一块。但流量资费并非如此,从2G时代,流量的计费3分钱1KB就是全国流量,运营商3G套餐开始时也是全国流量。后来推出本地流量套餐,是因为运营商发现,部分用户希望降低流量资费,同时流量漫游需求也较低,因此,在全国流量的基础上推出了本地流量套餐。以中国联通为例,同样的资费,本地流量套餐包含的流量是全国流量套餐的150%,而且这样的套餐,从一开始就是由集团公司制定的。
北京联通99元本地流量不限量套餐

  2、因为成本差异。通信服务与机械制造不同,并不适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而应该采用成本摊销法。因为通信服务的主要成本来自网络建设费用摊销、网络运营维护(包括设备维护、电费、租金以及员工工资等等),这些费用是几百亿的固定费用,而具体每一分钟语音、每一条短信、每一GB流量的成本都很低,或者说都接近于零。但运营商必须把巨额的固定费用,分摊到具体的语音、流量、短信中,不同套餐分别适用不同的人群,共同承担了这部分费用。二十年前的本地话费、长途资费,现在的本地流量、流量长途流量,就是不同的分摊方式。因为这样的分摊方式,用户、运营商都是受益者。

  有人说,我就想用本地流量套餐的价格,享受全国流量套餐的服务,99元含全国不限量+3000分钟语音,多好。运营商为什么没有推出?因为如果那样的话,运营商的成本没地方摊销,就要赔钱了。

  目前运营商流量平均资费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了30%以上的降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低价本地本省流量套餐的推出。从目前的趋势看,2018年流量平均资费的降费仍不会低于30%,除非政策有变化,否则本地本省流量仍是重要降价来源。

  去年年中,电信联通主推199元全国不限流量套餐时,我曾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如果资费进一步下降,运营商有两种方式,一是推出“139元的全国不限流量套餐”,二是推出“99元本地流量套餐”,结果选择两个方案的用户差不多。也就是说,两种资费都有不少人选择。可以想象,选择前一种的人,经常到外地,而选择后一种的人,主要在本地活动。将目前本地流量套餐中流量全国化的条件并不成熟,如果不允许运营商推本地流量套餐,而必须统一推全国不限流量套餐,那在全国套餐降价的同时,很可能意味着,那些每月通信费较低的本地套餐用户不会成为资费下降的受益者,甚至他们每月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通信费。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