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做不出高端光刻机?卡脖子的除了芯片,还有这些

“近日《功勋》引发了新一轮的播出风暴,在孙家栋的天路这一章中有一个引人瞩目的细节——一个零件难倒卫星制造。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连续5年世界第一,多个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是核心基础零部件的生产却成为了制约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最大瓶颈。”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20%左右
 
在近些年的国际发展中,我国制造产业的发展逐渐完善,并且凭借优质价廉的商品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贸易大国。根据进出口市场数据统计,今年我国制造的汽车零件在1-8月实现了3000多亿元的收入,同比去年暴增了9倍以上。除了产值的逐渐提高,我国的制造业优势也逐步显现。
 
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品覆盖低端、中端、高端。规模齐全,产值占到了全球的30%。但是我国的工业一直面临着一个困境“大而不强”。2020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为110.84,美国为168.71,德国和日本分别为125.65和117.16,中国和韩国、英法等均处于第3阵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始终在20%左右徘徊,而德国则长期处于30%以上的高水平。在最新的《全球零部件百强榜单》中德国博世以零部件业务收入3316.82亿继续蝉联榜首,中国已经成为是它最大的出口市场。我国潍柴动力成绩为2493.3亿元,排名第4。
 
工业基础是制造强国绕不过去的坎
 
虽然我国生产的零件实现了世界销量暴涨,工业总体实力迈上新台阶。但是部分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仍然依赖进口。尤其是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国盛之基,在于制造;制造之兴,在于强基。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是各种装备的基础和重要配件,这些小零件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整体装备的精度和性能。
 
 
就以现在的制造芯片的关键——光刻机来说,光刻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台EUV光刻机重达180吨,内部有10万多个零部件,包括3万个机械件、200多个传感器等,其中90%都依赖进口。现在全世界只有ASML可以造出来,市占率100%,独此一家。而这些零部件中的核心零件大多来自美国和德国。
 
德国机械工艺和蔡司镜头、美国的光源设备和激光、瑞典的轴承和数控机台这些最顶尖的器件都是欧美发达国家提供的,产自我国的核心零部件很少。还有高铁,经过我国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和制造能力,但关键零部件仍需要从外国进口。最关键的牵引系统就是由西门子提供的,价格占到了一辆列车的20%-30%。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