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以及欧盟委员会和日本政府为应对美中竞争加剧的国际环境而对各自产业政策进行再投资的方式,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去年6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半导体和数字产业战略”,表示半导体在数字革命中的作用,并不像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或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那样,而是“工业中的大米,对所有行业都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这个比喻结合了对国家生存的呼唤——每个人都需要大米才能生存,以及日本作为世界上生产最高国际标准大米的国家之一的自豪感。
日本半导体工业的岌岌可危
与欧洲一样,日本有严重的脆弱性,但也有关键的优势。与美国相比,与台湾韩国的强大制造能力相比,上述关乎生存的提法,反映了日本半导体工业的衰落。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日本在世界半导体市场的份额从1990年的50%,下降到今天的10%。在同样的三十年里,欧洲半导体的产能份额也经历了类似的急剧下降,从44%下降到9%。
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既定目标是到2030年保持10%的市场份额。根据政府的战略文件,这将需要相当大的投资——高达5万亿日元(380亿欧元)。
这比美国目前正在讨论的520亿美元政府资金要少,低于欧盟为支持欧洲半导体产业而出台的政策工具的组合:欧盟将其7500亿欧元的复苏计划的20%用于数字转型(尽管其中只有一部分将资助欧洲半导体公司的项目);欧盟还在建立一个公私合营的半导体联盟,以确保更多的投资,并正在准备第二个关于微电子的欧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