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

副标题#e#

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文丨雷科技

2018 年底,收到一个礼物—— F10 TWS Pro 耳机。这款耳机与苹果 2016 年底推出的 AirPods 在外观上惊人的相似。

所以第一感觉是,这应该是一款" 白牌 "AirPods,其具有双耳自动配对、多功能按键、充电盒充电、电量图标显示等技能。

之后去查了下,看到一种说法:

山寨确实山寨,这个应该是公版模具,各家都有这个不管叫 F10、F10 TWS、TWS 还是 F10 TWS PRO,都是这样的。

由于较少使用耳机,所以这款 F10 TWS Pro 陪伴至今,而且目前依然可以正常使用。

近年来,伴随 AirPods 在全球范围掀起的浪潮,真无线耳机市场得到迅速发展,并且衍生出了规模庞大的 " 白牌 "AirPods 产业链。

F10 TWS Pro 耳机的进化史

2018 年底,F10 TWS Pro 耳机在电商平台的售价就被打到 200 元以下价位档。不过相比 AirPods,2018 年款 F10 TWS Pro 耳机少了前者标志性的 " 开盖弹窗 " 功能。

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不过很快,来到 2019 年后,所谓的 " 精仿 "AirPods 登场,加入 " 开盖弹窗 " 以及更为细化的 " 电量查看 " 功能。至此,AirPods 在表观层面的主要功能被 " 白牌 " 产品复制殆尽。当然,这也花了 " 白牌 " 产业链两年时间。

2019 年,苹果先后推出第二代 AirPods 和 AirPods Pro。结果年内,就有对应的 " 精仿 " 产品面世。

目前在京东、淘宝和拼多多等电商平台,输入 "TWS",可以搜到大量价格在 300 元以下的 " 三代降噪 "" 二代全功能 " 等真无线耳机产品。

下图为搜索 "F10 TWS Pro" 后在京东出现的销量前八产品:

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显然,各大电商平台都在敞开销售这类基于公版模具的 " 白牌 " 真无线耳机产品。

由于苹果 AirPods 和 AirPods Pro 的官方定价达到 1246 和 1999 元,自然也给了这些 " 白牌 " 产品以极大的市场存活空间。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除了市面上充斥着的大量 " 白牌 " 真无线耳机,苹果之外的不少品牌厂商推出的真无线耳机产品同样和 AirPods 长得相似。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 AirPods 所采用的这种外形设计,可能的确是目前最适合真无线耳机的造型方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AirPods 已成为真无线耳机的代名词,用户群体对这种外形设计的认可度或接受度自然也会更高。

在苹果 AirPods、其他品牌以及大量 " 白牌 " 产品的合力推动下,真无线耳机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无线耳机市场的主要品类。

IDC 数据显示,2020 上半年中国无线耳机市场出货量为 4256 万台,同比增长 24%。其中,真无线耳机占比 64%,同比增长 49%。

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中国真无线耳机市场中,以 " 白牌 " 为代表的其他厂商占据半壁江山,苹果、华为、小米、夏新和漫步者这五大品牌则瓜分余下五成份额,领头羊的苹果也只拥有 18.1% 的份额。

目前的真无线耳机市场,整体来看依然处于前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阶段,低价走量的 " 白牌 " 产品客观上让更广大的用户群体尝鲜到这一新玩法,同时加速了这一品类的市场普及。

AirPods 所掀起的无线耳机创新浪潮

" 白牌 " 产品只能亦步亦趋,而苹果 AirPods 则在开创未来。

无线耳机,主要包括头戴式、颈挂式和真无线等品类。苹果不是最早做真无线耳机的厂商,却是 " 重新定义 " 真无线耳机的厂商。

AirPods 带来了可能是目前最优解的一种外形设计,进而给多数用户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佩戴感;带来了与 iPhone/Apple Watch 间的无缝连接以及自动设置功能,这又让用户感受到了轻便感。而在完全无线的设计中,AirPods 又提供了基本有保障的音质与续航表现。

苹果前全球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 Philip Schiller 曾这样说道,"AirPods 的使用十分简单而奇妙,没有任何开关或按钮,自动连接到你的各种 Apple 设备,轻轻松松、无间衔接。"

基于在体验层面的显著提升,AirPods 为真无线耳机开辟了一条广阔的未来发展之路。

体验的显著提升,往往对应着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在 AirPods 上,最大技术亮点非苹果 W1 芯片莫属。

苹果 W1 芯片工作时的功耗只有传统无线芯片的三分之一,配合特别设计的充电盒,官方称其可满足 24 小时的总续航时间。

除了低功耗的特性,苹果 W1 芯片同样让 AirPods 的体验更上一层楼:

AirPods 中的双光学传感器和运动加速感应器与 W1 芯片默契配合,可检测出你何时将 AirPods 戴入耳中,因此仅在你准备好聆听时才开始播放。只需将它们取出即可自动暂停音乐播放,或者只取出一只以便与人交谈,戴回后又自动继续播放。

每只 AirPods 中额外的加速感应器可检测到你何时在说话,配合一对采用波束成形技术的麦克风锁定你的声音,过滤掉外界噪音,让你的声音比以往更清晰。

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初代 AirPods 发布后,吃瓜群众界依然是各种吐槽,不少用户 " 低看 " 以为只是无线版的 EarPods;而在拿到和用上 AirPods 后,用户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却变成了 " 真香 "" 用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

苹果 W1 芯片手握业界领先的连接稳定性和低延迟能力,而其继任者 H1 芯片则更进一步,为第二代 AirPods 带来了更快速、更稳定的无线连接能力。

苹果之后,亦有更多厂商走上创新之路

虽然其他品牌厂商也有推出不少和 AirPods 长得相似的真无线耳机,但在苹果之后,亦有更多厂商选择走上创新之路,包括在产品的外形设计上,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三星。

三星在今年推出了全新的 Galaxy Buds Live 耳机,其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 " 蚕豆 " 外形设计。

#p#副标题#e##p#分页标题#e#

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也许是看多了 AirPods 以及与其长得相似的同类产品,不少用户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感,所以现在反而是对三星这样的 " 蚕豆 " 设计更感兴趣,甚至是更有好感。

而三星 Galaxy Buds Live 采用的这一全新外形设计,不仅在表观层面,而且在内部机理上,为用户带来了差异化的真无线耳机使用体验。

根据 The Verge 的报道,三星通过大量试验和试错,并花了两年时间研发,最终才带来上市版本所呈现的这种 " 蚕豆 " 外形设计。

三星研发人员仔细研究了人耳轮廓,发现豆子外形的填充物可以被紧紧地 " 包裹 " 在耳朵中,并且可以做到舒适的佩戴感。通过对超过 2000 人的耳朵进行设计测试,最终确定了 " 蚕豆 " 外形耳机的精确尺寸和重量。

差异化的外形轮廓,并不意味着所有用户都能拥有舒适的佩戴感以及有保障的音质表现,三星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三星在耳塞中添加了 " 翼尖 " 的设计,从而让小耳朵也可以较好地固定住这款耳机。由于 " 蚕豆 " 耳机的麦克风被 " 包裹 " 在人耳轮廓中,所以对其的设计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对几百人的测试,三星确定了最终的麦克风形态。

在内部构造上,三星表示 Galaxy Buds Live 改变了传统的垂直堆放组件模式,改用了横向放置的新范式。佩戴之后旋转 " 蚕豆 " 耳机,不仅可让其更加贴合人耳,而且还可获得更强大的低音以及更优异的环境声音表现。

不难发现,三星对 Galaxy Buds Live 进行了从外到里的全新设计和机理探索,除了外在的夺人眼球的 " 蚕豆 " 外形设计,内在的工艺构造优化及其调整同样关键。

或许也只有像三星这样的大厂,才有条件和动力来费时费力打造出一款明显有别与苹果 AirPods 的真无线耳机产品,但其同样承担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如果用户不买单会怎样?投入产出和市场回报不成比例又该如何?

三星之外,索尼旗下的真无线耳机产品同样展现出了更大的创新姿态,例如 " 三点固定结构 " 的设计:利用耳朵力学支撑的三点固定结构,使佩戴更贴合稳固。

三星等厂商对真无线耳机外形设计的探索值得赞赏,而真无线耳机芯片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

芯片,作为真无线耳机的核心零部件,虽然苹果在技术上相对领先,但其他厂商也在加快技术进化之路。目前这一行业,也已涌现苹果、高通、华为以及络达(联发科)、恒玄、卓荣、炬芯、瑞昱等等代表厂商。

资料显示,得益于搭载的苹果 W1 芯片,AirPods 采用了 "Snoop 监听模式",即 " 左右耳一起听 " 的接收模式,苹果也对这一监听模式申请了专利保护。而早期其他品牌的真无线耳机主要采用 "Relay 转发模式",即 " 设备–左耳–右耳 " 的接收模式,这也使得其相比 AirPods 在连接稳定性和延迟性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可能出现的只有单耳出声的状况。

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在这一核心技术的突破上,高通带来了 Qualcomm TrueWireless Mirroring。该技术可让一只耳机通过蓝牙无线连接至手机,另一只耳机则成为其 " 镜像 ",并且这两只耳机可以在多个使用场景下快速切换。vivo 近期推出的 TWS Earphone,便应用了基于高通 QCC5126 无线芯片的双路传输新技术。而被联发科收购的络达科技,也在主推 MCSync 的连接方式。

真无线耳机能否杀入专业高端市场?

在 AirPods 之后,苹果又推出了 AirPods Pro,意欲进军更高端市场。

#p#副标题#e#

相比普通版,Pro 版 AirPods 新增了 " 主动降噪 " 功能,苹果称其在入耳式耳机中 " 堪称独树一帜 "。借由 iOS 14 系统更新,除了自动切换设备功能,苹果还为 AirPods Pro 带来了空间音频(环绕音效)、耳机调节等亮点功能,而这也被外界视作其发力不同场景音效和丰富声音体验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TWS 耳机不全是 AirPods 的山寨品真无线耳机产品的专业应用之路已然打响。早于 AirPods Pro,索尼等品牌就已推出降噪版真无线耳机。

有观点认为,连接是 1,在实现 1 的基础上,音质、降噪、续航、入耳检测等功能为真无线耳机增添多个 0,并使其用户体验得到提升。

就目前来看,真无线耳机在连接配对、入耳检测以及主动降噪等功能上已经取得较大进展,在产品续航和电池寿命上与用户预期仍有一定落差,在声音质量和表现上则与专业耳机存在较大差距。

从有线耳机到无线耳机,再到真无线耳机,用户体验更轻便的同时,亦对产品音质带来更大挑战。当然,这也成为真无线耳机能否杀入专业高端市场的一个核心议题。

而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即便强如苹果这样的真无线耳机头牌选手,可能也很难在短期内与专业高端有线耳机在声音质量和表现上一决高下。

故而对苹果等大牌厂商而言,接下来一方面是继续提升产品的无缝体验和连接能力,将代表未来的真无线耳机全面推向普及;另一方面则是在音质等声音表现的核心领域 " 小步快跑、技术积累 ",以求在之后能来一场无线音质技术的 " 大爆炸 "。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