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寒武纪夺得“AI芯片第一股”之后,AI四小龙都忙着IPO。9月9日,冲刺港交所失败后的旷视科创板IPO过会,8月27日,商汤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前,云从科技过会科创板,而依图科技则在终止科创板上市计划后又传出有赴港上市的计划。一时间,AI四小龙向资本市场IPO攻势备战升级。
AI四小龙资本赶考背后: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 难逃研发及资金压力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一边是AI四小龙集体闯关资本市场,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另一边是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的寒武纪在资本市场坐的冷板凳,A股上市一年时间股价跌跌不休,跌幅近七成。为何AI芯片企业纷纷选择闯关IPO?
营收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难逃亏损魔咒
纵观AI四小龙的发展史,都是戴着光环诞生,融资总金额均超过数十亿元。在业务布局方面,AI四小龙的均在安防、金融、零售等场景进行落地布局,因而在提供的产品或解决方案上或面临同质化问题。
AI四小龙资本赶考背后: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 难逃研发及资金压力
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2018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18.53亿元、30.27亿元、34.46亿元,同比增长63.36%、13.84%。虽然营收规模逐年递增,但增速已出现明显放缓态势。
同期,旷视营收分别为8.54亿元、12.6亿元,13.91亿元,同比增长47.54%、10.4%;云从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同比增长66.74%、-6.44%;依图营收分别为3.04亿元、7.17亿元、3.81亿元,同比增长135.86%、-46.86%。由此可见,商汤、旷视营收增速均出现明显放缓趋势,而云从、依图2020年营收则出现负增长现象。
在营收规模上,商汤科技位居AI四小龙之首,甚至超过了旷视、依图、云从的总和。但如果对比A股市场上的海康威视(002415,股吧)、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等,商汤科技的营收规模只能排在后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