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投资机构和从业人士看来,直播电商的本质还是电商,无论图文还是视频以及直播,都只是一种形式。
 
浙江电子商务促进会执行秘书长郑经全分析,中国多数品牌没有经过线下连锁这一环节,就直接互联网上销售,但却一直没能解决假货问题,即便从微商到社交电商,还是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脆弱。
 
随着直播电商的日益发展壮大,信用应该成为行业的准入门槛。毕竟直播电商的巨大流量是由庞大而严谨的招商、品控、售后、运营团队及标准而支撑的。只有进一步规范和明确直播电商中“人、货、场”等之间的权责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直播电商行业的发展。
 
而杭州作为产业集聚之地,更应该先试先行,发挥引领和标杆作用。尤其是在直播电商行业信用体系的搭建方面,应囊括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加强行业发展指引,这需要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合规三者的各司其职,密切协同。
 
首先,从主播角度而言,主播直接面对消费者,当线上可以影响几百万甚至数千万粉丝时,主播就不仅仅是导购员角色,而是公众人物,其言行对社会的影响面非常广,特别是头部、腰部主播,价值观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正如郑经全建议,主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IP属性,应有明显标识,适合带哪一类的货,尤其头部主播,能带什么不能带什么要有明确界限。规范主播的行为,对主播资质进行规范,需要整个行业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对平台而言,直播平台应建立直播主体的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并要求平台对打赏主播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主播账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主播等信用评价体系。
 
今年以来,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纷纷将“品牌自播”作为重要的转型策略,从门店导购向线上主播迁移,既是品牌企业在新零售时代大潮下的客观需求,也是导购职业变迁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行业中仍以头部达人为主导,但随着品牌商家的入局,品牌直播间的影响力逐渐增加,未来品牌直播间与主播的联动将成为电商直播新的发展增长点,这其中也需要更多行业规范和自律。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