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队又包揽金银铜牌了。”
“刚刚,北京环球影城的票价公布了。”
“刚刚,迪丽热巴分享了4张室外美照。@Dear-迪丽热巴”
“刚刚,我醒了。 ”“刚刚,我躺下了。”
......
近日,一个叫“刚刚”的微博文字账号频繁出现在网友视野,从明星动态、到热点事件,再到个人状态,通过用一句话实时播报新闻的形式,在短时间内吸引了400余万粉丝。
有人直言,在人人都做短视频的时代,新的图文博主彷如“古典自媒体”,甚是稀有。
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浮现,纯文字自媒体如何商业化?他们又能否在短视频风靡的时代突围?
如何制造最快的“瓜”
“大家现在关注的内容和平台太多了,几乎饱和。这个背景下,其实挺需要一个快速,精简,趣味的‘汇报’,来满足网友的最大化获取信息的需求。”
在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刚子这样描述走红的原因。“刚子”是“刚刚”走红之后,网友给的称呼,这让这个看起来像是机器运作的账号,具有了一些人格化的东西。
据新浪科技观察,在其所有的博文中,个人状态类的内容互动和流量,要远比新闻、八卦类的博文更高。
目前,“刚刚”已经发布了九千多条微博,基本每天能发五十多条,每条大多间隔只有几分钟。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发问:刚刚是真人还是机器?刚刚是营销号吗?
刚子告诉新浪科技,绝对没有使用任何工具,全是手工在获取筛选发文以及互动。
刚子原本也是做自媒体的,学新闻出身。“刚刚”账号最开始做,他会在大V微博下面评论,获得了不少热评。有一段时间,被好几个明星回复了,并且有了深入的互动。在前不久的奥运会期间,刚刚的流量获得了爆发式增长,一天有几十万的互动,1亿的阅读。
刚开始,发布的内容就只是一句话标题,慢慢地,在评论区加入了截图、会@本人,之后又加入了一些巧妙的总结。
“从传播的角度,文字永远是要快于视频,就算视频再短也肯定要慢于文字。但短视频也有它的优势,可以表达的更多更好。所以二者不太冲突,更多会以相结合的形式并存。”
如今,几乎所有的社交媒体、新闻网站,都在大力发展视频内容,越来越多的视频博主涌现出来,原来的图文自媒体也纷纷转型。虽然图文的份额还在,但眼见被不断挤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