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反垄断风暴正挑战着国内外互联网巨头。
 
今年,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刚满13年。而在美国,反垄断已经有130年的历史。虽出击时间相差甚远,目前中美反垄断监管的思路却渐趋一致,并重点瞄准互联网平台企业。
 
近两年,全球刮起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风暴。以中美为代表,反垄断监管当局针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展开一系列反垄断调查、诉讼、处罚,包括美国的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以及中国的滴滴、阿里、腾讯、苏宁、美团。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强化竞争政策,都将是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常态。
 
阿里腾讯等巨头被罚 中国反垄断重拳出击
 
2021年4月10日,阿里巴巴被罚182.28亿元,引发市场轰动。几个月前的2020年12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阿里巴巴进行反垄断立案调查。
 
反垄断又一刀挥向美团。2021年4月26日,监管部门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的行为立案调查。
 
继阿里和美团之后,国内反垄断“大刀”再次落下。
 
2021年7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互联网领域二十二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涉及滴滴、阿里、腾讯、苏宁、美团系公司,对涉案企业分别处以50万元人民币罚款。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反垄断、尤其是针对数字经济的反垄断就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针对平台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
 
2020年初,《〈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首次增设互联网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认定依据的规定。
 
2021年2月7日,《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明确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的基本原则和分析思路。
 
我国有关反垄断的法则要追溯至1993年。1993年,《反不正当竞争法》颁布实施,其中有部分条文涉及反垄断的内容。
 
直到2008年8月1日,我国《反垄断法》正式实施,至今已满13年。13年来,《反垄断法》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案件数量上看,近三年反垄断立案案件均过百件——2018年立案查处垄断案件116件,办结88件,较上年增长超30%。2019年共立案调查垄断案件103件,结案46件,罚没金额3.2亿元。2020年全国办结垄断案件108件,罚没金额3.91亿元。
 
从监管领域来看,呈现多元化特点。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在《中国反垄断十二年》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案件的调查范围涉及图书、互联网接入、电影、海运、白酒、河沙、造纸、医疗器械等领域。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