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争人启示录:“挖”不如“抢”,“抢”不如“育”

挖人不如抢人,抢人不如自己培养人,互联网大厂的“招人观”开始变了。
 
日前,互联网大厂掀起一波校招“抢人”大战。百度、阿里、腾讯、美团、字节跳动、小米等各大互联网企业接连下场,不少企业打出“史上最大规模校招”的旗帜,开始招兵买马,好不热闹。
 
另一边,则可能是“互联网大厂不香了”、“史上最难就业季”等热词还在网络上不断刷屏。两者放在一起,颇觉魔幻。
 
互联网大厂疯抢毕业生的背后,究竟有哪些思考和逻辑?各大厂在秋招方面又有哪些异同?面临更多机会的准毕业生们,是否还应该继续选择大厂?
 
1
 
秋招也“内卷”,
 
大厂抢人花样多
 
相比去年,今年的互联网大厂秋招更“卷”了。
 
8月12日,百度宣布正式启动2022届校园招聘,共开放技术、产品、设计、政企解决方案、专业/职能五大类型岗位,计划发放8000余个offer,开启了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校园招聘。这也是今年秋招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大厂之一。
 
 
与百度秋招规模相当的是字节跳动,就在同一天,后者也正式启动2022届秋季校园招聘,并提供8000个就业岗位,较其去年秋招6000人的规模同比增长30%,同样创历史新高。
 
同一天,同样的招聘规模,可见这场秋招有多卷。而跟百度、字节跳动一样,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大厂也不甘人后,纷纷下场。
 
其中,比两者规模稍小的是腾讯。据了解,腾讯今年秋招预计将发放7000个offer,相比去年增幅超40%。阿里目前没有明确指明招聘规模,但有媒体报道称这也是其史上规模最大的校招,共开放113种岗位,其中45种岗位首次招聘应届生。同时,有了解美团的人士称,今年美团计划的校招规模相比去年的3000个就业岗位大幅增长。
 
至此,BAT和TMD新老六大互联网巨头,除滴滴外,都正式开启了各自史上最大规模的秋招。这当然不是全部,如京东称,2022年应届生岗位需求较去年需求增加30%。而小米也开启了其成立11年来最大规模的校园招聘,将首次突破5000人。
 
 
 
纵观各大互联网大厂的秋招,总结起来有三大特点:
 
第一,扩规模,这个不用多说,如此多的史上最大规模就说明一切。
 
第二,多元化。比如阿里的113种岗位中,有45种岗位首次招聘应届生;百度相比去年新增芯片开发、整合营销、业务研究与分析等大量岗位;并在北京、上海、深圳之外开放了广州、成都等新城市(300778,股吧)就业机会。虽然多元化是大趋势,但不同企业招聘人才的类型也因业务方向会略有差别。
 
第三,高端化。各大企业对优秀应届毕业生,尤其是高端AI人才的的争夺愈发激烈。如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美团的北斗计划,以及百度针对高端AI人才的“管培生计划”、AIDU技术精英和产品精英计划等。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