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周年之际,陌陌科技宣布公司法定名称从“Momo Inc.”更改为“Hello Group Inc.”。公告显示,陌陌此次更名仅仅更改其英文名称,中文名称陌陌科技并无变动。其旗下APP名称也暂无变化。
按照陌陌方面相关人士透露,此次更名的原因在于陌陌已经逐步成长为一家包括陌陌、探探、影业、酷博特等多元业务的企业集团,而Momo这个名称并不能覆盖这些业务。
除了更名之外,陌陌随即也更新了公司新的使命愿景与企业价值观:前者更新为“连接人,连接生活”,期望通过软硬件的协同将人背后的生活串联起来;后者更新为“善良、坦诚、进取”,意在打造一家善待用户,同事之间彼此平等坦诚,又能够不断拼搏进取的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番种种动作的背后,陌陌正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困境:营收增长陷入疲态、创新业务成效不大、品牌形象难以提升等。而其旗下相关业务在此次动作中又无实质性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陌陌此次进行更名等动作更多是在与其以往的“陌陌时代”进行分割,在表达自身正集团化运营转型的同时,也体现了重塑品牌形象的意图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
及时向外界传达自身决心无疑利好,只是对于当下的陌陌而言,前有困境未有良策,后有故事却十分遥远,光靠消息层面的动作还无法让其脱离当下泥沼,找寻到第二增长曲线。陌陌还需用更多实际的动作与成绩来证明自身的价值与实力。
更名容易,困境难解
在2011年前后,随着智能手机与数字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与进步,一众移动社交产品开始不断涌现。微信与陌陌便是在这一时期相继诞生出来的产品。
由于当时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大部分用户的人际关系并未在互联网中有所连接。因此,早期的移动社交产品普遍带有浓厚的陌生人社交的色彩。
早期的微信便通过推出“摇一摇”“附近的人”等陌生人交友功能对用户活性维持与数量增长做出重要贡献。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微信后来才能通过QQ、通讯录导入功能顺利转型为熟人社交产品。而陌陌则一直在陌生人社交赛道上不断深耕。
也正因道路选择的不同,微信与陌陌如今才会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其中的关键便在陌生人社交无法很好沉淀用户关系,换而言之,陌生人社交赛道的商业化道路注定充满曲折。陌陌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直到2015年直播风口的到来,陌陌才为自己找到一条合适的变现道路。
在这场直播风口大战中,陌陌虽然入场较晚,但依靠陌生人社交积累起来的流量,成绩迅速有了起色。公开信息显示,在2016年四个季度中,直播营收占比陌陌整体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0.65%、58.48%、69.17%、79.15%,此后其占比也一直高居不下,甚至在2017年与2018年的多个季度中占比超过80%。相应利好也迅速在资本市场有所反映:自2016年中旬起,在30亿美元市值附近徘徊近两年后,陌陌市值开始爬坡,一度冲至2018年6月超百亿美元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