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国内生鲜电商一提起“前置仓”就会被拿出来比较的两家公司——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仅仅相隔5天,分别在纳斯达克和纽交所完成上市。此前,它们甚至是在同一天递交了招股书,火药味实足。
 
在它们上市4个星期、历经了中概股的集体动荡,实时体会了到底何为“公众公司”之后,每日优鲜拿下的“生鲜电商第一股”的身份,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截止7月27日,叮咚买菜的市值已经接近每日优鲜的3倍有余。
 
“前置仓”是指在电商平台在靠近消费者的地方建立中小型仓储配送中心,从这里向外提供最快30分钟可配送到家的一种仓配模式。它以“最后三公里”的配送效率在生鲜电商模式中表现出独有的竞争优势,能极好满足那些对“时效性”有较高需求的生鲜采购用户。
 
 
 
每日优鲜最先入局,它于2015年11月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前置仓”,并很快尝试在更多城市复制该模式。叮咚买菜在2017年成立并加入战局,随后于2019年开始加速全国性扩张。也是在2019年,美团推出同类型业务美团买菜。
 
前置仓模式从无到有,在中国零售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了五年,入局者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能力迭代——从配送效率爬坡,到品类的扩充,再到对上游供应链的控制力不断提升,其间它们还经历了同业营销大战,和社区团购两轮崛起形成的低价冲击。
 
 
 
从两家公司的收入增长曲线看,叮咚买菜首次反超每日优鲜的时间点,是在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同处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两家公司在业务表现上——无论是前置仓的布局数量还是收入则进一步拉开差距。
 
2020年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的商品销售收入规模相加,总体达到172亿元,这已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但环顾它们的对手——比如永辉超市(601933,股吧),它在2020年生鲜及加工的收入为414.8亿元,食品用品(含服装)的销售额为453亿元,说明前置仓平台在生鲜零售这个大市场中,依然是一个“小兄弟”,而这个模式下的两大头部企业对外寻找增长空间的过程中,战略思路已明显出现了分歧。
 
 
 
01
 
叮咚买菜后来居上
 
从它们各自的招股书来看,在核心指标上,叮咚买菜目前均处于领先地位:截至今年3月,叮咚买菜已经在29个城市开设了950个前置仓,营收从2019年的38.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13.36亿元,增幅达到192.2%。
 
 
 
截至2020年年末,每日优鲜在全国布局了16个城市,共拥有631个前置仓,但相较于2019年它的市场覆盖情况则出现了大幅收缩——2019年年末,每日优鲜一度进驻超过20个城市,建仓数达到1500个。前置仓数量砍掉过半,直接造成营收规模的同步下滑。2020年全年,其营收只有叮咚买菜的一半。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优鲜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9.5%,仅录得15.3亿元。同期,叮咚买菜的单季营收已经是每日优鲜的近2.5倍。
 
相反,叮咚买菜正是在2020年进入加速扩张期,其招股书披露的29个城市,有21个是2020年新进入的。也是在这一年4月,叮咚买菜打进了每日优鲜的“大本营”——北京,开设了18个前置仓;年底又进军西南,在成都设立17个仓。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