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悬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下去。
 
“造车”火热,把握良机者、赶鸭子上架者、投机倒把者、招摇过市者,一同绘出一幅百鬼夜行图。
 
车圈的火热,也让往日喧闹的手机圈冷清了下来,关注度虽不及当年,但随着手机市场红利吃尽、增长见顶,竞争的激烈程度却丝毫不减。
 
在小米入局造车之前,一向谨慎的雷军最担心的问题是,华为会不会在手机市场卷土重来?
 
雷军的担心不无道理:小米造车从零开始,前景不明,贸然重资投入,玩不玩的转还很难说,假设华为卷土重来,小米造车和手机两线作战,如果手机市场被釜底抽薪,后果可以说是相当致命。
 
根据相关媒体爆料,在决定造车之前,小米内部的研讨会上,曾经专门讨论华为在手机市场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在得出否定的结果后,雷军才决定全力向造车行业进发。
 
雷军带队造车后,小米将手机业务交由曾学忠和卢伟冰负责(其中,曾学忠负责小米,卢伟冰负责红米)。
 
从结果看,雷军应该是相当放心而满意的:7月中旬,他连发三条微博,庆祝小米全球市场份额超越苹果,首次晋升全球第二,言语中明显透露出兴奋。
 
华为折戟失位后,又有一个中国企业在份额上超越苹果,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傲人成绩。小米稳固基本盘后,雷军也可以更加放心的去实现他赌上所有名誉的造车梦。
 
几家欢乐几家忧,锦上添花的事不必再提,今天我们来谈谈另一家,小米曾经的对手,已经渡过最黑暗时期开始逐渐复苏的荣耀。
 
雷军这边搞得火热,老对手荣耀赵明自然也没闲着,动作频频,但问题是,荣耀还有机会扳回一城吗?
 
 
 
“生死看淡,
 
不服就干”
 
超越苹果,世界第二,入局造车,小米一时风光无两,但在短短两年前,还是另一幅光景。
 
2019年,华为和荣耀的巅峰时期,市场份额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组合拳打的国内厂商没有还手之力,单单是荣耀,就曾在市场份额上压的小米抬不起头。
 
反映在股价上,就是小米2019年初的暴跌,相比2018年7月高位时的22.2港元/股,小米股价累计下跌逾55%,市值蒸发逾2900亿港元。
 
雷军要让投资人赚一倍的小米股票,从“年轻人的第一支股票”,变成了“年轻人第一支被套牢的股票。”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罗老师隐退,雷布斯造车,机圈再无相声
 
雷军痛定思痛,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自己紧抓供应链,推进产品改革,摘掉缺货和耍猴的帽子;同时,招揽四方人才,组成“复仇者联盟”(雷军招来的战将卢伟冰等多为手机市场上的失意者);将红米品牌独立出去抗衡荣耀,小米品牌则向高端迈进阻击华为;推进线下店铺改制,把小米门店铺向下沉市场。
 
改革的效果当然是有的,首先供应链的改革让小米和红米分家,在一定程度甩掉了小米品牌“性价比”的包袱,可以放开手脚打高端战,同时让红米价格也得以上探,死死咬住荣耀。
 
但这一切,只是勉强让小米回了口血,却依旧无法阻挡华为和荣耀在2019年左右走向封神之路。
 
 
 
错失黄金时代,
 
荣耀做了半年的“看客”
 
“荣耀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拿不出产品和小米竞争,品牌认可度再高,情怀牌打的再多,拿不出产品都是枉然。“
 
去年十月份,一位在手机一条街拥有三四家门店、从事手机销售行业十几年的刘先生这样告诉《智能相对论》。
 
在华为遭遇“黑天鹅”事件后的几个月内,荣耀的表现更像是一个看客:市场份额被竞争对手蚕食急剧跌落,却拿不出应对竞争的的产品。而这段时期,恰恰是华为失位后竞争最激烈的阶段,是国产品牌的“黄金时代”,荣耀却没能赶上。
 
竞争对手磨刀霍霍,准备收割市场的时候,荣耀在完成交割,搬入新办公楼,重整团队,恢复供应链,建设线下门店。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