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戏有着千亿市场规模的蓝海,但这几年却雷声大雨点小。今年元宇宙爆火后,云游戏作为元宇宙实现的重要场景,再次回到巨头们的聚光灯下,iiMedia Research预测,未来几年国内云游戏市场规模增速持续超过100%,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86.4亿元。
云游戏的布局涉及了研发、运营、云服务等需要付出高昂成本的环节,很少有中小企业能够涉足其中。真正有希望将云游戏落地的,还是行业的头部公司。
今年5月,腾讯游戏旗下两个云游戏平台–腾讯先游和START云游戏两款产品同时亮相。阿里也在云游戏上充分发挥了自身云服务的优势,其云游戏业务重心几乎覆盖了网络、硬件、平台等全流程,今年10月份,推出了面向云游戏时代的研运一体化服务平台“元镜”。
国外,谷歌早在2019年就豪言要攻下云游戏市场,并推出全球级云游戏平台–Stadia,但Satdia意外地在2021年2月初宣布关闭。而另一巨头微软也尝试完成云游戏商业化闭环,在收购物理引擎开发商、云服务平台商等一系列优质开发者工作室后,于2020年发布游戏流媒体服务ProjectxCloud。
在云游戏又一次掀起热潮后,挡在其面前的“大山”有哪些?
01
解决游戏体验仍是当头之急
云游戏和传统游戏的区别在于,云游戏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在客户端,用户的游戏设备不需要任何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就可以了。而传统游戏则需要玩家配备对应的硬件设备才可获得最佳的游戏体验。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对网络要求十分苛刻。在4G时代,网络问题一直是云游戏不温不火的一大原因。首先,云游戏平台的带宽不够则导致网络无法实现低时延的传输。其次,网络资源共享制度无法保证持续的稳定体验。
时至今日,云游戏最大的挑战在于画质与延时。根据伽马数据显示,近40%的用户因游戏画面及音乐效果较差而放弃云游戏,另有近50%的用户不选择云游戏是因为游戏延迟、丢包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