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603027,股吧)(603027.SH),无疑是酱油界的一匹大黑马。
这家成立于1996年的酱油品牌,凭借高端品牌在一片定位于中低端品牌的调味品中,找到差异化,杀出一条血路,在市场上找到支点,甚至外界时常将千禾味业称作下一个海天味业(603288,股吧)。
然而,在今年的年中报中,千禾味业的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股价方面,从今年2月份的高点以来,大幅回调。节点财经带你梳理一下千禾味业,它究竟能不能和海天味业相抗衡?能弯道超车吗?
图片来源:WIND
/ 01 /
25岁酱油巨头
主打“零添加”元素
从四川走向全国
与有着300年历史的海天味业相比,千禾味业无疑还年轻。
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创始人伍超群的努力。1969年,伍超群出生于四川眉山,1986年,他从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十年后,伍超群拉着哥哥创业——恒泰实业。这一年,伍超群27岁,伍学明43岁。恒泰实业主要做生产食品添加剂相关的生意,彼时旗下的产品焦糖色为海天、李锦记等酱油巨头供应,利润很少。
伍超群并不甘心只做巨头们的原材料供应商,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他开始思考——如何将焦糖色向下游的酱油醋转型。后来千禾味业诞生。没想到,一经推出,在四川当地迅速火起来,但千禾味业只能算一个四川品牌,相比调味品巨头海天,千禾味业并不突出。毕竟除海天外,中炬高新(600872,股吧)、加加、恒顺等调味品的实力也不可轻视。
千禾味业想要发展,必须找到差异化。伍超群发现,海天、李锦记、厨邦等酱油巨头,它们的规模化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超越的,但长期定位于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对千禾味业来说,是个好机会,而且有了溢价空间。
2007年,千禾味业定位高端市场,在酱油行业内提出“零添加”概念,即千禾味业主打的“零添加”酱油,只有水、非转基因大豆、小麦、食用盐(不加碘)。而一般来说,酱油的添加物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醋钾)、香精(呈味核苷酸二钠、肌苷酸二钠、鸟苷酸二钠)、色素(焦糖色)、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味精(谷氨酸钠)。2008年,千禾味业推出头道原香系列。这也让千禾味业找到了立足点。
找到发展契机的伍超群,开始谋求资本发展之路,2012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制,并直接更名为“千禾味业”,形成了以“千禾”系列酱油、食醋、料酒、复合调理汁等调味品为一体的企业。2016年3月,千禾味业成功登陆A股。
再说回“零添加”,千禾味业相关的酱油有180天、280天、380天三种不同类型产品,覆盖价格带16.8-29.8元/500ml;高鲜概念酱油中,有千禾鼎鼎鲜、千禾味极鲜、千禾一品鲜概念产品补位10-15元/500ml价格带。此外,其还推出了50元/500ml定位超高端的千禾有机酱油以及专门为餐饮渠道开发的大包装东坡红酱油。
主打“零添加”概念,让千禾味业在同行中迅速找到差异化,让千禾迅速在市场站稳了脚跟,但高端品牌需要相对应的强势产品。显然,千禾并不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