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二战”来了,早已存在许多人记忆中的“0元打车”“补贴大战”又重新活跃了起来。
 
高德、美团、曹操出行、T3出行为代表的各种网约车平台都纷纷摩拳擦掌,以补贴、奖励和优惠券为武器,围绕着司机、乘客打响了这场网约车的新战争。
 
虽然网约车市场暗战激烈,但3个多月的竞争后 ,市场的变化却没让每个“二线”玩家都那么满意。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使用滴滴仍然是打车时的第一选择。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滴滴仍然是所有网约车平台中,最容易打到车的,也是打到车后司机履约最靠谱的一个平台。
 
但即便是争抢40%的市场份额,竞品们也会趋之若鹜。但别忘了,网约车大战的惨烈仍历历在目,“二线”玩家不仅是在与滴滴争夺,也是在互相拼杀。
 
而正当这种争夺最激烈的时候,9月1日,交通运输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针对当前市场参与者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和恶性竞争的方式招募司机、吸引乘客的行为对T3出行、美团出行、高德出行等1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监管高悬,市场竞争又拳拳到肉。以高德、美团为代表的聚合平台,以曹操出行、T3出行为代表的直营为主的网约车团队,谁又能趁着这个机会,突围而出呢?
 
网约车的功守道
 
出行变局,最先反应过来的无疑是美团。
 
7月9日,仅在滴滴App下架之后的第五天,已经下架400多天的“美团打车APP”突然在各大主流应用商店重新上线。到7月18日前后,美团打车微信小程序也同步上线。并且这一次,它们不仅使用了全新的美团黄logo,而且还着重宣布了已经在100多个城市开通运营。
 
重新上线APP和小程序,之后又上线的一系列补贴措施和优惠活动,美团打车为重新战斗迅速做出反应。
 
几乎就在APP和小程序上线的同时,美团打车就已经从用户和司机两个维度同时发起了进攻。
 
在用户层面,美团打车推出大量的优惠活动,包括新用户注册就领6张6折券;邀请朋友助力,邀请新用户注册就领取优惠券和现金奖励等等。而在产品层面,美团打车和曹操出行还共同推出了打车周卡,这种类似于外卖会员一样的东西,也在进一步加强用户与平台的绑定。
 
所以最近,在成都工作的吴川就在朋友的安利下用起了美团打车。
 
“就是便宜,之外也没什么不同。”聊起原因,吴川的回答十分坦率:“因为朋友在微信群里发助力链接,帮朋友助力就注册了。我本来就用美团,微信上也有小程序,注册很方便。如果要下载APP,我肯定就不注册了。”
 
“注册之后美团就送了不少优惠券,那几天打车就特别便宜,原来十多块钱的路程只要几块钱。多用了几次之后就发现,即使没券,美团(打车)也要比其他平台便宜一些,所以就一直用了。”
 
在吴川的提示下,商业数据派在成都也分别用不同的打车软件尝试了相同路段的价格。我们发现,在不使用优惠券的情况下,相同时间,相同路线,美团的价格确实要比其他平台便宜3~4元左右。
 
 
 
明显低于其他平台的价格,大量的优惠券和裂变活动成为美团瓜分滴滴用户的主要手段。而在司机层面,美团打车的也同样开启了“撒币模式”。
 
如今,美团打车已经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37座城市开启了司机招募。除了7月底之前,司机注册就能够获得7天免抽佣之外,新司机当前注册仍然可以获得包括首单奖励,前7天单单有奖、邀请司机等多种奖励。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