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觉得我们的生活啊,过得越来越:心静不下来,也定不下来。不信你观察身边的人,是不是心、神、身,老是不能凑在一块专心致志?是不是大家好像都习惯了“涣散”?
 
  比方说吃个饭吧,他可能嘴巴在咀嚼食物,眼睛却在盯着手机,心呢,说不定还焦虑着某件处理到一半的事儿。
 
  于是就让他干脆安安心心地去把这事儿处理一下吧?结果他工作不到十分钟,就一会打开朋友圈刷几下,一会跑到群里聊会天,一会又找了包零食吃起来。一件也许本来只需要个把小时就能处理好的事儿,他愣是能从晚饭后拖到大半夜,还剩个尾巴没做完。然后瞌睡了,脑子不清楚了,想想要么明天再做吧?
 
  那就去睡觉吧,结果更焦虑了,往那一躺反而睡不着,于是又摸出手机刷短视频解压,一刷还刷得停不下来,又是大半小时过去了。
 
  晚上该睡觉的时候焦虑工作,早上该工作的时候又打瞌睡,打得开电脑却打不起精神,于是又脑力不济,没法集中注意力深度思考。
 
  以上现象虽只是个假设的例子,但是不是也部分发生在你我身上?一直焦虑,却一直没法集中注意力深度工作;越是专注不起来,反而就越是焦虑——如此循环往复了。
 
  拖延症和焦虑症一定是孪生的。到最后发现,原来Deadline(最后期限)才是第一生产力,非要拖到最后一刻才被逼出高效工作。试问,那早干嘛去了?
 
  我们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做到:在该工作的时候就定定心心工作,该吃饭的时候就定定心心吃饭,改休息的时候就定定心心休息,改娱乐的时候就定定心心娱乐?
 
  驭存心,如六马。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你要真说大家是不是干啥都不专注了?那倒也不是。人们更多的是在逃避费脑力的工作,而对那些能让自己爽一把的事儿却挺热衷,经受不起诱惑。比如有人在打网游、刷视频的时候,就显得很沉浸,旁若无人。
 
  但长此以往,我们的大脑就会被惯坏,大脑机制习惯了“懒散”和“轻易”,“零碎”和“片段”,就越来越抗拒“困难”和“吃力”,于是就很难调度充足的脑力,进行长时间的深度工作。
 
  那我们平日里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呢?据美国畅销书作家卡尔·纽波特的统计,处于信息时代、被各种社交媒体包围着的我们,大部分人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了“浅度工作”上:开开晨会、回回邮件、接接电话、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点赞、喝杯咖啡、又看了几份简单的报告……然后,下班啦。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