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需,工学博士,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系统运维部部长。
在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高需主要负责“智能运维”与“建筑工地智能识别”项目。
高需介绍,“嵩山”超级计算机是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配备的技术先进、安全可控的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他负责的项目,主要是为“嵩山”超级计算机提供智能化元素:面对国产中央处理器和通用加速芯片,研制或优化一系列软件模块、框架或系统,提升郑州中心“嵩山”超级计算机的服务能力。
“能够负责或参与这样的项目,对我自身而言也有很大的收获与成长。参与研究项目以来,我从大数据跨界进入高性能计算领域,融合了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从系统底层再到行业应用,在专业技能方面得到了巨大提升。”高需说。
高需的其他项目也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景。例如建筑工地智能识别项目,能识别进出场车辆信息,判断出厂车辆是否经过清洗,车顶是否覆盖帆布而避免扬尘,推断禁止施工期施工行为等,从而通过监管建筑施工场地,优化城市空气质量,提升人民群众舒适度;水下机器人项目,研制水下机器人视觉、机器人控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机器人软硬件系统。
在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又该如何直面挑战、不断创新?
“在针对‘嵩山’超级计算机的智能运维中,计算节点规模庞大、计算模块众多,如何及时维护是一个难题,也是超级计算机规模增长带来的巨大挑战。”高需说。
针对这些关键问题,高需带领他的团队,结合了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团队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高需认为,青年是团队的中坚力量,“在项目团队构成中,青年占比70%以上,大多来自国内外重点高校与科研院所,大多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工程等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