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站长网(http://www.0531zz.com)观点若以个人电脑作类比,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就类似于电脑、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广义“工业云”指的是这三者构成的系统。狭义上的“工业云”,指企业在设备联接、元器件通联的基础上,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工业APP。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产生于六七年前。2014年,美国通用电器、英特尔、思科等公司发起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后来发展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联盟。除了美、欧、日、韩的制造业和软件公司之外,中国的华为等企业也是该联盟成员。该联盟发布了很多关于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白皮书、测试床等内容,是国际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引航联盟。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费海平表示,中国关注工业互联网的标志性的举动是2016年2月,中国工信部指导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比对IIC,也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白皮书、测试床等内容。
“《中国制造2025》是纲领性文件,自动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是主线,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敏如此理解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性。
自去年11月中国发布《指导意见》之后,今年6月,中国政府又发布了“三年行动计划”以及相应专项基金。因此,各地纷纷推出扶持计划。
中国庞大的云计算市场以及未开发的潜力,成为中外企业的投资潜力股。
中国的云市场对外资有限制。根据中国的相关外资产业政策,以通用电气、西门子、施耐德为代表的国际老牌工业巨头,需采取寻找中国云基础设施合作方、将自家的工业物联网平台落在云基础设施上的方式,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通用电气选择与中国电信合作,西门子、施耐德则选择与阿里云合作。
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航天云网)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其也和西门子在工业云上有战略合作协议。
航天云网副总经理徐汕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老牌的国际工业巨头最早实施设备自动化,后进军工业软件,近年则开始布局云平台。
“与他们不同,航天云网是先打造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徐汕说,“因为中国的企业基数大,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所以我们先建一个平台,把(企业)连接起来。”航天云网的INDICS+CMSS云制造支持系统对所有设备开放,在云端将数据聚合,然后为企业服务。
对于“西门子们”而言,与航天云网合作,不光看重基础设施,还在于能够对接平台上的海量国内制造企业,推广他们的工业软件。
“航天云网和国际工业巨头们的关系,有点像天猫和入驻店,将来(合作)可能就是这种模式。”徐汕说,目前,西门子是航天云网最大的“入驻店”,其他老牌工业企业也在谈合作中,未来各家都是潜在的入驻者。
“西门子这些国际工业巨头的现有客户,多是大中型企业。”徐汕称,航天云网的特点是以海量的中小企业为主。
海量的工业企业,且层级和规模水平参差不齐,工业1.0到4.0的企业均存在,这正是中国工业企业需要上云的关键原因,也是难点。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水平和规模不一的中国制造企业群体中,即使拿了补贴,但没有资质和技术,上云了也作用不大。
赵敏表示,企业联网最早从分布式数控机床联网做起,到制造数据采集,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第四代、第五代设备联网。“虽然都遵从TCPIP协议,电脑联网非常简单,但设备联网很困难。”赵敏称,不同厂家、不同时代生产的不同设备,有自己的工控协议。
因此,种类多、数量杂的工控协议,是企业上云的难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