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固态硬盘全面分析,堆料非万能但却必不可少

对固态硬盘来说,影响性能的主要是颗粒、主控和协议。和智能手机一样,高端旗舰机的性能之所以强,最基本的一点是硬件强。定位高端旗舰的固态硬盘,在硬件方面也多数选择与主流厂商合作。
 
不过有的朋友依然保持怀疑态度,一款产品性能好不好,难道真的就只靠硬件堆料就可以决定吗?今天就以我手中aigo国民好物固态硬盘P系列产品来为大家解说,颗粒、主控、协议这些配置的选材用料,究竟有何“道理”可言!
 
 
先谈颗粒:QLC、SLC、MLC、TLC有什么区别
 
固态硬盘的颗粒,是负责容量和传输的介质,颗粒基本占据了整个硬盘内部70%左右的空间,你可以理解为放置文件的货架。颗粒又细分为QLC、SLC、MLC和TLC几种,从下面这张图可以大致看懂它们之间的区别。
 
 
QLC指的是四层式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密度比较高,成本是最低的一种。这种颗粒的优势是可以将容量做的更大,但它也有天生的弊病,那便是使用寿命较短,不如其他种类的颗粒可用周期长。
 
以此类推,使用寿命最长且成本最高的是SLC,它主要被应用于企业高端产品中。其次是MLC,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MLC也是相对高端的颗粒种类。目前比较主流的仍是TLC,TLC更适合家用,性价比最高,像aigo固态硬盘P3000、P7000,都采用了镁光TLC。不同的是P3000是aigo向镁光采购原厂晶圆,后续进行封装及测试,而P7000则直接使用镁光原厂TLC。

dawei

【声明】:嘉兴站长网内容转载自互联网,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绝非权威,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您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提交相关链接至邮箱:bqsm@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