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十年,阿里如何把握住机会,利用产业互联网实现第二增长曲线?钉钉又在这场变革中扮演什么角色?
吴杨盈荟 | 文
砺石商业评论 | 来源
2021年6月,钉钉全员大会的前夕,叶军(花名不穷)带着团队跟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杭州阿里总部进行了一次业务汇报。谈话计划一小时结束,结果严重超时,拖成了两个半小时。两个人甚至连中午饭都没来得及吃。
讨论最激烈的点在于:钉钉要规模,到底对不对?
这次谈话结论影响深远。最终达成的共识是:钉钉今天要的规模,不是以前的规模,钉钉要的是高质量的增长。换句话说,钉钉的战略目标,要从原来单一的规模指标变成价值指标。这奠定了新钉钉的策略基础。
2020年9月底,阿里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与阿里云全面融合。叶军从阿里企业智能事业部负责人调任钉钉。阿里公开宣布,整合集团所有相关力量,确保“云钉一体”战略全面落地。
钉钉换帅,至今整整一年。这一年来,钉钉实现了两个突破:
第一,用户量突破5亿,持续高速增长。用户量从3亿到4亿,钉钉用了9个月时间;从4亿到5亿,钉钉同样用了9个月时间。前一阶段因为抗疫的数字化红利,后一阶段则是在红利衰退期持续保持高速,难度更大。
第二,变革战略目标:从过去服务中小企业拓展至大中小企业全面服务,从做大规模转向做深价值。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关键指标是,企业月活跃软件数。这个指标衡量的是钉钉给企业提供的价值深度,越大则说明钉钉越难被替代。叶军上任以来,只用了6个月,企业上的月活跃软件数翻了近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