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长与老师教育理念不合,一则有关转学的新闻引发热议。据媒体报道,在贵州,一所当地“顶流”小学的一名家长反对教师给孩子布置过多书面作业,与教师发生冲突,结果遭全班共39名家长中的37名家长联名“请愿”,要求这名家长的7岁孩子转学。
仔细复盘事情的前因后果,其实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家长和班主任之间冲突导致的事件。通过自己所认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家长希望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不过,这些理念和方式,常常表现为不希望孩子被批评,对集体活动不配合,排斥学校日常教学安排,希望孩子被“特殊”对待,可以自由选择作业。
整个事件并非班主任一人之过,从某种角度看,“个性”的家长似乎责任更大,把孩子送进公立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却希望孩子以任性的方式自我选择性学习。
家长不“鸡娃”反被排挤,逼破7岁孩子转学……标题党利用“鸡娃”的字眼,在网络上片面地放大了矛盾,即一个反“鸡娃”的家长与传统家长群体的矛盾。
关于“鸡娃”的话题,总能大概率引爆网络,尤其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当口。随着教培“双减”新政落地,学科类培训和机构融资等行为被严厉打击,教培行业转凉,但不少家长的心还在翻腾。